首页

彩琳女王免费

时间:2025-05-29 18:02:58 作者: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获三方面新发现 浏览量:50162

  中新社北京5月29日电 (记者 阮煜琳)记者29日从中国自然资源部获悉,“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28日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方面新发现。

  据介绍,此次考察的最大亮点是中国首次在南极秋季开展以罗斯海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联合航次,成功实现了传统南极考察由夏季向自然条件更为恶劣的秋冬季的延伸,累计完成4条断面共计24个综合海洋调查站位,布放34个各类观测浮标,采集水样、膜样、沉积物、生物及海冰样品共计5000余份。

  本航次南极考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新发现,在水体结构方面,秋季罗斯海水体分层明显,水下150米以内水体混合均匀,但位于混合层以下的变性绕极深层水可入侵到南纬75度区域,而冰间湖200米至400米深度范围存在明显的冰架过冷却水。

  在低营养级生物方面,罗斯海区域初级生产过程不活跃,但冰间湖0米至200米水层浮游动物生物量较高,并在调查海域500米至2000米的深层发现有浮游动物越冬类群。

  在磷虾和高营养级生物方面,西部海槽陆坡区存在密集南极磷虾群,鸟类和哺乳类主要集中在冰缘区,优势种分别为南极鸌和阿德利企鹅,以及食蟹海豹与南极小须鲸。

  本次考察任务由“雪龙”号、“雪龙2”号、“永盛”号货轮3船保障。这也是中国第二次在南极实施3船分航段考察,其中,“雪龙”号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4月8日返回,历时159天总航程2.7万余海里;“永盛”号货轮自2024年11月20日从张家港起航,2025年1月23日完成考察任务,历时65天,航程近1.1万海里;“雪龙2”号于2024年11月1日从广州出发,2025年5月28日返回,历时208天,总航程4万余海里。

5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抵达海南海口,标志着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顺利完成全部考察任务。(自然资源部供图)

  中国第41次南极考察队由来自国内外118家单位的516人组成。此次考察还联合英、美、澳、新(西兰)、挪、韩、泰、马(来西亚)等8个国家科研机构的12位科学家共同参与,为国际社会更好地认识极地、保护极地迈出坚实一步。

  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副主任龙威表示,本次考察在技术方法创新、中国自主研发极地装备的规模化应用、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在作业时间、区域跨度等方面均创历史新高,为未来执行大规模、高强度、国际化和跨学科的极地综合考察积累了宝贵经验,为中国和国际社会深入研究南极快速变化、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积极参与南极治理等提供了有力支撑。(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国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撰文:23条立法是香港由治及兴的“必答题”

“中国荔乡”广东茂名荔枝月饼成消费者新宠

据悉,生物医药是珠海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拥有丽珠药业、联邦药业、汤臣倍健等传统优势企业,珠海市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高新区、金湾区纷纷出台了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扶持政策,“港车北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等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港珠澳的合作发展。

绿色配送、绿色出行 山西加码交通领域绿色转型发展

经专家团队充分沟通,一致认为行瘤体部分切除对于改善预后意义重大。但是,手术存在较大挑战:肿瘤位置复杂。肿瘤在躯干所占面积较大,边界不清,累及皮肤、皮下筋膜层及肌肉。如何精确评估切除范围,避免造成继发畸形,是手术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且出血多、止血困难。神经纤维瘤瘤体血窦和血管异常丰富且脆弱,术中稍有不慎便可引发大出血。术中常因大失血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且王华身体基础条件较差,脊柱侧弯,手术体位特殊等因素加大术中风险。

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运营,结束了西藏不通铁路的历史,这条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速度最快的高原铁路,创造了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17年间,青藏集团公司管内铁路营业里程从1959年的121公里扩大到2023年的4059.98公里,铁路营业里程增长近34倍。(完)

贵州文化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经理王春雷被“双开”

长沙3月16日电(向一鹏 张香玲 万波)湖南省自然资源全要素统一市场15日正式上线。据悉,目前该市场已汇集619个单位、1827个用户在线注册使用;全省已完成入库地块1858宗、面积9.05万亩,上架地块1294宗、面积6.66万亩。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